藏品編號
J000032
藏品品名 乳釘(乳丁紋,乳突紋)卷雲回紋玉璧
年  代 宋朝
國  家 中國
材  質
尺  寸 5.5 x 0.6 cm
物  件  數
1
估  價

介 紹:

這是一塊我非常喜歡的璧. 長年帶在身上. 剛買時顏色沒甚麼特別, 但帶了一陣子後, 整個玉會呈現不同的深淺色塊變化. 有顏色的部位甚至會"跑". 非常有趣. 還記得剛把它帶在胸前時, 身體突然感覺很不舒服, 好像心口壓著一塊大石, 翻來覆去, 且做夢. 後來一直摸著玉璧, 請問它願不願跟著我. 說也奇怪幾天後, 那種不舒服感沒了, 人也感覺豁然開朗. 真是有靈性的一塊玉. 有一次洗澡, 不小心掉到地上, 敲了一點. 氣的要命, 一直怪自己不小心. 找老師傅打磨後, 心情才稍為平復. 友人說不見得是不好, 玉傷將壞事先擋掉了. 很棒的一塊玉, 我相信它會保護我.

白玉,局部帶狀漸層沁痕,邊緣部分白化。一面浮雕乳丁紋一面浮雕雲紋及回紋,內外緣各有弦紋一圈。

更多關於璧的介紹, 請參考[藝術論壇]之"玉宇瓊樓".

 
特別說明:
回紋(迴紋)是被民間稱為“富貴不斷頭”的一種紋樣。它是由古代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來的幾何紋樣,因為它是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方形或圓形的回環狀花紋,形如“回”字,所以稱做回紋。最初的回紋是人們從自然現象中獲得靈感而創造的,只是用在青銅器和陶器上做裝飾用。到了宋代,回紋被當做瓷器的輔助紋樣,飾在盤、碗、瓶等器物的口沿或頸部。明清以來,回紋廣泛地用於織繡、地毯、木雕、漆器、金釘以及建築裝飾上用作邊飾和網底。由於這種圖案整齊劃一而且綿延豐富,後世便賦予它諸事深遠、綿長的意義。作為一種吉祥的護身符,人們在祝福、祝壽,乃至祝願國運時往往把它作為一種珍貴的禮物,當然這種禮物是飾有回紋的高級禮品。

乳釘紋(乳丁紋又叫乳突紋)是幾何紋飾的一種。幾何紋飾是由幾何圖案組成的有規律的紋飾,純屬形式上的變化和結構上的美感。那麼何為乳釘紋呢?《中國青銅器》記載:“幾何紋大致有連珠紋\弦紋……百乳雷紋……菱形雷紋、網紋等”,其中提到“百乳雷紋”,並未指出幾何紋飾包括乳釘紋。其實,百乳雷紋應該是乳釘紋的一種。高蒙河在《銅器與中國文化》中說:“乳釘紋 突起的乳突,排列成單行或方陣式。多見於商代晚期和西周時代。”我認為,乳釘紋,是由一係列突起的乳突有規律地組成排並構成一定陣式的紋飾。乳釘紋早在夏代青銅器出現之始就出現了,直至西漢,在青銅器上還可看見乳釘紋的身影。商代晚期至春秋時期是乳釘紋的鼎盛時期。乳釘紋主要出現在鼎和簋上,此外,在爵、角、瓶、尊、壺、盒、鍾、罍等器物上也有出現。

乳釘紋形狀簡單、明快,如果就單個乳釘的形狀看,不同的時代是分不出多少區別的。但乳突群與其它幾何紋飾的組合並形成固定的圖案,它們在不同的時代各領風騷,我們便可據此來分類斷代了。

由於形狀簡單,乳釘紋在一些青銅器上充當輔助、陪襯的紋飾,如在青銅鼓的兩邊緣各飾三排,或在鍾麵上界定邊框。充當輔助紋飾的乳釘紋主要功能在於給中部精巧的動物紋飾鑲邊。但更重要的是,多個乳突排列成方陣,從而產生的韻律美與宏偉大方的氣勢使乳釘紋成為青銅器上的主體紋飾。

作為主體紋飾的乳釘紋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方格乳釘紋。圖案成方格或斜方格(即菱形),中間有一乳突。該紋飾出現的器形有簋、圓鼎、盒、瓶、瓿、罍。方格乳釘紋又可分為三小類:1,百乳雷紋。時代從商代到西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居多。《中國青銅器》一書中介紹說:“百乳雷紋。也稱斜方格乳釘紋,鼎、簋和罍的腹部常常以之作為主要紋飾。圖案呈斜方格形,每一格邊緣是雲雷紋,中間有一乳突。百乳雷紋盛行於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商代的乳突比較平坦,西周時代的則又長又尖銳。”但據我查到的所有百乳雷紋的青銅器中,隻有一件是符合條件——“又長又尖銳”的。另一件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的乳釘四耳簋的乳突也是又長又尖銳的,但底部是素麵無紋的。而且這兩件簋都是西周早期的,西周中晚期的則沒有發現。然而西周早期和中期的一些百乳雷紋的乳突相對商代的確實要尖銳,同時,西周的乳突也有較平坦圓滑不尖銳的。因此,籠統地說西周時代的乳突又長又尖銳是不正確的,隻能認為,西周早期的乳突呈現出長而尖銳的特點。2,方格素地乳釘紋。裝飾這種紋飾的器物很少見。3,菱格乳釘紋。每個乳突外套四五個菱形方格。飾紋器物有保利藝術博物館藏的商代的菱格乳釘紋鼎,春秋晚期的簋。

二,光素底乳釘紋。這種紋飾主要出現在西周,尤其西周早期流行。

三,帶狀乳釘紋。這種紋飾主要飾在方鼎的四麵周邊,一般在兩邊三排成一帶,底邊三、四、五排成一帶。帶狀乳釘紋也可分為三小類:1,帶狀素麵乳釘紋。這種紋飾商代早期就出現了,是方鼎上最原始的紋飾。2,帶狀勾連雷紋地乳釘紋。這種紋飾出現在商代晚期。3,帶狀直條紋地乳釘紋。這種紋飾出現在西周早期。

四,弦紋間乳釘紋。這種紋飾主要出現在夏晚期的酒器爵、角、斝上。

五,菱格間乳釘紋。它一般飾於壺、敦等器物的腹部。時代出現較晚,出現在春秋晚期以後。

六,乳釘蟠蛇紋。以蟠蛇為底紋,上飾乳釘。這種紋飾很少見,戰國早期出現。

此外,《中國青銅器圖錄》中把另一種紋飾也歸於乳釘蟠蛇紋。我認為這種提法不對。因為乳釘紋的乳突的排列是極有規律的,每兩個乳突間的距離都是一樣的,而該“乳釘蟠蛇紋”的乳突是毫無規律地點在蟠蛇身上,乳突間的距離有長有短。所以,我認為該紋飾不應屬乳釘紋而應屬蟠螭紋。

取材: http://bk.51player.com/view/666354.htm
Copyright © 2003 Wantiquer.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2Tiger OriginalityStudio.